面条是很多人喜爱的主食,但对于糖友来说,选择不当容易导致血糖波动。从中医角度看,面条的“性味”和“制作原料”与脾胃运化、糖代谢密切相关。
适合糖友的面条,应具备“健脾助运、不易生湿”的特点,且能延缓糖分吸收。今天,邀请糖尿病专家杨小红主任分享4种面条对血糖影响较小,再搭配3个实用技巧,糖友也能安心吃面。
一、这4种面条,糖友可优先选择
1.荞麦面
荞麦性凉,味甘,归胃、大肠经,中医认为其能清热利湿、健脾消积。从成分上看,荞麦富含膳食纤维和芦丁,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,且其升糖指数远低于白面条。
对于体内有湿热的糖友,适量吃荞麦面不仅能减少血糖波动,还能帮助清除体内湿浊,减轻脾胃负担。但需注意,脾胃虚寒的糖友不宜过量,可搭配生姜、葱白等温热食材调和。
展开剩余76%2.燕麦面
燕麦性平,味甘,能健脾和胃、益气补虚,其富含的β-葡聚糖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,能延缓葡萄糖吸收,延长饱腹感,减少总热量摄入。
燕麦面适合大多数糖友,尤其适合脾胃虚弱、消化功能较差的人,可单独做面条,或与其他杂粮面混合。
3.全麦面条
全麦面条由整粒小麦研磨制成,保留了麸皮和胚芽,膳食纤维、B 族维生素含量丰富,升糖指数低于精制白面条。
中医认为小麦味甘性平,可补养心气、健脾益胃,全麦面条不仅能为身体提供能量,其丰富的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肠道蠕动,帮助排出体内糟粕,避免“食积化热”影响糖代谢。
4.杂豆面条
以绿豆、鹰嘴豆等杂豆为原料制作的面条,性偏凉,能清热润燥、健脾利湿。杂豆富含优质植物蛋白和膳食纤维,蛋白质能延缓糖分吸收,膳食纤维则能增强饱腹感,且杂豆的升糖指数普遍较低。
对于体型偏胖、体内有痰湿的糖友,杂豆面条能减少痰湿生成,避免因痰湿阻滞导致的糖代谢紊乱。但杂豆性偏凉,脾胃虚寒者可搭配温性蔬菜同煮。
二、搭配这3个技巧,进一步稳定血糖
1.搭配足量蔬菜
中医认为“五谷为养,五菜为充”,吃面条时搭配足量蔬菜,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,减少糖分吸收。
可选择菠菜、芹菜、西兰花、冬瓜等性味平和或偏凉的蔬菜,这些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和水分,能清热利湿、通利肠道,与面条搭配可降低整体升糖速度。
2.控制食用量,注重烹饪方式
中医强调“饮食有节”,糖友吃面条需控制总量,一般每次生重不超过50-70克(煮熟后约150-210克),避免过量导致脾胃负担过重。
烹饪时尽量选择汤面或捞面,避免油炸,会增加油脂摄入,导致“痰湿内生”,影响糖代谢。煮面时不要煮得太烂,保持面条一定的硬度,能延长消化时间,更有利于血糖稳定。
3.加入优质蛋白
蛋白质能补益气血、增强脾胃功能,吃面条时搭配鸡蛋、瘦肉、豆腐等优质蛋白,可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,避免血糖骤升。
从中医角度看,蛋白质属“血肉有情之品”,能滋养脾胃,增强其对食物的运化能力。
发布于:广东省蚂蚁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